2023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TechG于10月12日开幕。主办方介绍称,本届展会汇集了来自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家科技企业。第一财经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来自联想、科大讯飞、商汤、韶音、爱普生等科技公司都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涵盖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健身产品、智能投影、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来自广汽、上汽、长安、问界、蔚来、高合、特斯拉等车企则展示了实用的智能汽车功能。
在同期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国际消费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研究机构GfK发布了《2023-2024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归纳出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三大新特征:新周期、新场景和新格局。
消费电子产品走向智能化和高端化
GfK分析认为,科技、经济双周期拐点已至,消费电子将迎来趋势性上行,即“新周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迁,驱动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和高端化场景纵深创新,即“新场景”;此外,全球格局重塑,中国品牌正从“走出去”到“国际化”,即“新格局”。
记者注意到,与全球其他科技展会发布大量面向技术前沿的未来科技不同,此次的TechG大会展示的产品更加务实,更贴近消费者,更“接地气”。
具体来看,联想展示了一款moto razr 40 Ultra折叠手机设备,具有3.6英寸竖折外屏;科大讯飞AI办公推出了满足翻译、记录、转写等需求的产品;韶音展示了一款OpenFit不入耳分体式蓝牙耳机,采用双层零度硅胶和柔性钛丝耳挂;全志科技带来了一款中高端平板和交互显示的平台处理器。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放缓影响了科技消费品(TCG)市场,但亚太和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热情仍然很高。GfK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亚太地区的11个主要市场的智能产品销售额达到183亿美元。
Gfk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2年,在生活成本压力的打击下需求下降,智能产品的价格也随之有所下降。此外,各类智能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这也导致了具备创新功能的智能产品价格下降。截至2023年4月,智能产品的价格在一年中下降了14%,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中国人热衷于使用智能家居设备,超过五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至少拥有一台智能家居设备。”GfK写道。该机构还称,要想超越传统家居产品,智能家居产品就必须打入大众市场,2023年全球智能产品买家的需求包括方便实用和安全可信。
对于数字技术驾轻就熟的亚太地区消费者,在智能家居升级改造方面的需求增速显著快于全球其他地区的消费者。
GfKConsumer Life 2023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在智能家居方面遥遥领先,每个家庭平均拥有3.8台智能家居设备,其中中国最高,为4.1台,而全球平均为3.5台。此外,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家中有5件以上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全球这一比例为27%。
“忙碌的亚太地区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价格来购买增加生活便利性的产品。”GfK称,“在智能连接生态系统中,这意味着消费者正在付费使用智能应用程序和语音控制功能,以便通过这些功能高效流畅地控制智能家居。”
特定领域增长机会更大
音响耳机等产品是本届消费电子展上的亮点。根据GfK的数据,家用音响是消费电子市场中为数不多的释放积极信号的品类。今年1至6月,该领域全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其中无线头戴式耳机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了30%,这主要是受到追随时尚潮流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推动。
经历过新冠疫情之后,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类消费电子产品。在TechG展会上,主打健康题材的空气净化器、除湿机、可穿戴运动监测设备以及智能手表等产品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此外,消费者对具备血氧监测、心电图监测和血压监测等功能的设备的需求增长也更迅速。此外,个人护理产品需求也出现回暖。
尽管家庭收入压力持续增加,但GfK报告认为,电子消费品的价格也并不总是会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在更换非必需品时通常愿意花更多的钱。
此外,在亚太地区的多个国家有一个共同趋势,即产品设计和功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智能家居的消费趋势一样,消费者希望并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那些能提供多重实用功能、具备创新功能、能节省时间且摆放在家中更加美观的产品。在一些市场,厂商仅仅是推出“网红配色”款,就能极大地促进现有产品的销售。
GfK亚太地区客户成功管理及零售负责人Sagar Tamang认为,消费者想要集时尚外观、舒适性和便利性于一体的创新型多功能产品,生产商必须对消费者的喜好了如指掌,并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消费者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仍在上升,但由于受到高通胀率及消预算紧缩的打击,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且集中用于旅游和休闲活动,而非科技产品。GfK预计,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可能会在2023年达到饱和,但在特定领域仍有增长机会,尤其是创新产品或吸引高端消费者的产品,如无线头戴式耳机。